關聯文檔:【圖解】 關于印發右玉縣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右政辦發〔2023〕1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殺虎口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縣直各有關單位:
《右玉縣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右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2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右玉縣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各鄉(鎮)人民政府、殺虎口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縣直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晉政辦發〔2022〕2號),加快推進我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現代化建設,更好服務保障美麗右玉建設,助力右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經縣政府同意,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準確把握人工影響天氣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切實強化責任落實、科技支撐和體制保障,不斷提高作業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益,努力建設人工影響天氣強縣,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康福祉提供保障。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空中云水資源監測和開發能力取得重大進展,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人工增雨(雪)作業影響面積達到70%。實現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全方位、全時段、全覆蓋”,實現“保豐、增綠、減災”,全縣人工影響天氣業務、服務能力達到省內領先水平。
二、重點領域服務保障
(三)服務農業“保豐”,減少災害損失。完善氣象和農業農村部門聯動機制,加大增雨、防雹作業力度,促進糧食穩產增收。圍繞干旱、冰雹等主要氣象災害,開展全縣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面向右玉縣“特”“優”現代農業發展,科學布設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站點,聚焦重點區域增建防雹作業站點,形成干旱區、冰雹帶聯防作業模式。(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服務生態增綠,改善生態環境。圍繞蒼頭河生態保護與治理修復,開展全覆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以及河流湖泊補水增雨作業,讓水量豐起來,筑牢綠色生態保護屏障。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科學布設新型作業裝備,適時開展針對重污染天氣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右玉分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服務防災減災,做好應急保障。完善應對森林火災火險、干旱、冰雹等事件的人工影響天氣應急工作機制,及時啟動針對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根據重大活動需要,建立人工影響天氣演練作業工作機制,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開展。(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基礎業務能力
(六)精密監測,科學下好“先手棋”。聚焦右玉人工影響天氣重點作業區域,優化氣象探測裝備布局,構建空天地云水資源立體探測系統。在重點山區建設云水資源梯度監測設備和天氣雷達,為人工影響天氣監測預警、指揮作業和效果評估提供基礎支撐。嚴密監視過境天氣形勢,積極研判人工影響天氣潛勢,科學制定作業方案,大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益。(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七)統一作業,堅決打好主動仗。推進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體系建設,以及云水資源評估和催化條件預測預報業務,形成各作業點由指揮中心統一指揮、協同聯動的指揮作業體系,提高指揮作業能力和效率。在右玉縣氣象局建設右玉縣人工影響天氣應急指揮中心,提升協同指揮調度能力。(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八)裝備標配,實現全方位增雨作業。持續增加作業裝備和標準化作業點建設,增加火箭、煙爐等作業裝備。在村落密集地區推廣應用彈體爆碎式增雨火箭彈,提高增雨作業安全性。建設監測與作業一體化的智能物聯網站點,提高地面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效率。完善物聯網、智能識別、電子芯片、信息安全等技術應用,實現火箭發射系統的安全鎖定裝置加裝率達到100%。(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九)能力提升,影響范圍實現全覆蓋。將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設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工程,強化能力建設。按照15公里網格標準建設標準化地面固定作業站點,實現全縣固定作業站點基礎布局全覆蓋。高海拔山區科學布設地面增雨煙爐,擴大覆蓋范圍。(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十)完善保障,作業訓練實現“全時段”。強化技術培訓,配強骨干力量。完善作業人員勞動保護、人身意外傷害和公眾責任保險等保障制度。組織作業人員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常態化作業培訓。對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有關單位和部門按規定給予表彰獎勵。(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保障措施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每年制定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計劃,各責任部門要高度重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實現裝備、人員、經費保障等全覆蓋。實行“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綜合監管”的管理體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部門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全力做好人工影響天氣相關工作。(責任單位:縣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
(十二)加大支持力度。要將人工影響天氣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為實現全方位、全時段、全覆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供財政支撐保障。將人工影響天氣事業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作業站點建設、彈藥的購置運輸存儲、裝備的升級更新、作業能力提升等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納入公共服務體系、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體系。統籌推進,確保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常態化服務保障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單位:縣發展改革局、縣財政局、縣氣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十三)強化安全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人工影響天氣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將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目標考核體系,制定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和安全事故處置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依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聯合檢查、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置工作。(責任單位:縣氣象局、縣應急管理局、縣公安局,各鄉鎮人民政府)